《北方小驹》教案
- 时间:
- 2020-02-15 20:23:11
- 作者:
- 章老师
- 阅读:
- 来源:
- 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证




【知识与能力】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说出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锻炼和提高史料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难点】
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名人名言导入。
教师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的思想,在柏拉图之后古希腊又出现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一些名人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位人物是谁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位著名的哲学家就是亚里士多德,这节课我们了解他的生平及哲学思想。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生平经历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之后用自己的话概述亚里士多德的身世背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良好的家庭背景,使得他能够接触到广泛的文化知识,这种背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教师播放BBC纪录片《亚里士多德》片段,并提问:请同学门根据视频内容,描述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补充完成。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总结:亚里士多德的一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出生御医家庭——求学雅典——教师生涯——逝世
(二)雅典求学
教师讲述:公元前367年,17岁的亚里士多德为了寻求智慧,来到雅典学习。
教师继续播放BBC纪录片《亚里士多德》,提问:在雅典,亚里士多德是在哪里求学?老师是谁?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亚里士多德是在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进行学习,师从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在阿卡德米学园求学时的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和超凡的才华,柏拉图曾称赞说:“一般学生构成学园的躯体,而亚里士多德则代表学园的头脑。”
教师提问:柏拉图即使对他称赞有加,仍然认为他是一头倔强的小驹,同学们你们知道原因吗?亚里士多德有哪些表现能够说明这一点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亚里士多德十分敬重柏拉图,但是却从不盲从老师的观点,二人常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也不会为了暂时的利益背弃自己的主张。
教师呈现材料,说明亚里士多德北方小驹的性格和对真理的热爱。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材料,给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为学生来说,既要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又要敢于独立思考,突破老师观念的局限,勇于创新。尊师而不盲从。
(三)哲学思想
教师讲述:正是因为对真理无限的追求和热爱,才使得他的哲学思想和老师相比,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多媒体上呈现的材料,思考这种继承和突破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6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这种继承和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放弃现实幸福;②指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③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教师补充:亚里士多德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是,他的唯物论并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所以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我们应该正确全面的看待。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评价亚里士多德的一生:“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这句话意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作业:请同学们课下自主搜集资料,了解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又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四、板书设计
